南充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印发《2017年重点工作》
2017.09

    紧紧围绕建设“成渝第二城”和“市委155发展战略”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以“三提升”工程为统揽,以“135”工作构架为牵引,以“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为载体,以持续推进“科学监管、智慧监管、精准监管、效能监管”为抓手,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

    一、坚定目标导向,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格局

    以“三提升”(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升食品药品产业素质)工程为纵向工作目标,以“全省一流、西部领先”为横向工作目标,确保食品(含保健食品)检验检测平均合格率不低于95%,药品质量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8%,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达72%以上。

    二、抓实三项建设,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能力

    (一)基层基础建设

    1.加强基层人财物保障。以监管所、稽查队等食药监管基层所队为重点,以规范化和标准化(“两化”)建设为主载体,实现食药监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2017年底,基层监管所“两化”建设完成率达100%,在运行监管所执法人员配备标准不少于3人,基层监管所执法人员总数不低于所在县级局在编人员总数50%,监管所执法人员工作经费不低于2万元/人·年。

    2.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标准化建设。以风险管理、信息化应用和监管机制创新为重点,全面带动各项食药监管基础工作,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严、防得住,实现对“四品一械”的精准监管和安全风险的有效防控,把食药监管所打造成多功能战斗实体。2017年,积极探索和推行基层基础工作标准化管理模式。

    3.提升履职能力。以“三懂四会”大练兵为主载体,以“战训合一”为基本练兵方式,以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专业为重点,锻造基层监管干部成为多面手、实干家,具备胜任岗位、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础水平。2017年,探索教官建设办法和建立教官库,加强与驻市高校校地合作力度,市级培训达500人次以上,县级培训达人均2次以上,人均年受训时间不得低于40学时。

    (二)信息化建设

    4.推进信息化业务平台、应用系统和保障机制建设。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划方案,分级建立市、县、所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综合信息平台,着力平台研发和全链条业务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积极探索和建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食药监管工作新机制。2017年,完成信息化建设方案招标和设计;推动软硬件平台招标和建设实施,配备与之功能相应的信息装备;启动县级局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可研、立项和相应建设;拟定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运维和勤务运行等各项保障机制建设。

    5.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以推进食品药品远程电子监管体系建设为主抓手,以推行无纸化办公系统建设为突破口,以“四品一械”基础信息数据采集录入为重点,以优化业务岗位信息化工作流程为支撑,以信息利用为核心,全面推进“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2017年,启动已建成系统的应用和相应数据的采录工作,启动全员信息化技能培训,实现部分设计功能在线应用。

    (三)执法规范化建设

    6.完善执法制度。建立行政处罚案件案源管理制度、立案归口管理制度、主办人制度、合议制度、核审制度、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决定制度、集中执法制度。

    7.规范执法行为。重点规范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监督检查、监督抽检、信息公开和投诉举报受理等执法行为。

    8.加强执法监督。建立法制员队伍,县级局建机构,稽查部门设专兼职法制员,监管所设兼职法制员。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实行执法质量考评不合格“一票否决”。建立执法纠错机制,开展行政执法回访活动,强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三、健全五大体系,确保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长治久安

    (一)源头防控体系

    9.严把准入关。严格行政审批,加强现场核查和行政许可,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和标准化建设。

    10.严把溯源关。按照“企业建立、部门指导、分类实施、统筹协调”原则,采用纸质记录或信息化手段记录(二维条码和无线射频识别术)的方式,全面推进食品药品溯源体系建设。2017年,深入推进食品生产环节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 其中在产企业电子追溯体系建立率达40%;全面建立食品流通环节“一本通”管理制度,其中批发环节“一本通”管理实施率达100%;持续推进白酒、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及肉制品类等重点品种溯源体系建设;指导和监督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和市场准入管理,2017年,城区大型超市、商场和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销售准入管理覆盖率达100%;城区零售市场和重点集镇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销售准入管理覆盖率达50%以上。

    11.严把主体关。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风险过程管控,实施先进质量管理规范,推进实施安全责任保险。2017年,全市食品生产行业全面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HACCP),规模以上企业认证率达70%以上。

    (二)风险管理体系

    12. 落实三项制度。严格落实风险监测制度、风险评估制度和风险交流制度。

    13. 严格风险管控。刚性落实风险管理“两单制”和风险分级管理办法,2017年,“两单制”和分级管理实施率实现全覆盖。

    14.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做好应急保障,着力应急处置;强化安全生产工作。

    (三)依法治理体系

    15.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理念,严厉打击碰触食品药品安全底线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大稽查”工作格局,整合监管资源,推进区域协作和异地执法,确保严打高压态势持续发力;加强“两法衔接”,加大刑事犯罪打击力度。2017年,案件查处数在2016年目标任务数基础上增幅不得低于10%。

    16.强化业态整治与规范。加大行业突出问题、“潜规则”和“餐桌污染”治理力度,净化行业生态环境;贯彻落实好“三小”管理条例,加大“三小”场所的监管和执法力度。2017年,以乳制品、肉及肉制品、食用油、水产品、白酒、饮用水、儿童食品、保健食品、中药材、中药饮片、生物制品(含疫苗、冷链品种)、化妆品、特殊药品(含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需冷链贮存医疗器械等为重点品种,以农村、城乡结合部、学校及周边、旅游景区、建筑工地、集中聚餐消费场所等为重点领域,以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三小”场所等为重点对象,以农兽药残留超标、两超一非、假冒伪劣、挂靠走票、处方药不凭处方销售以及互联网违法销售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等为重点行为,持续开展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

    17.推行监管工作标示化。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2017年,全面推行零售药店电子处方运用管理系统,各县(市、区)零售药店电子处方运用管理系统应用率不低于50%;继续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率达100%;加强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工作,全面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双五”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双五”工作机制实施率达100%;进一步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学校食堂和大型以上餐饮单位实施率达100%,其他业态餐饮服务单位实施率达60%;扎实开展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菜篮子”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农贸批发市场示范创建覆盖率100%,农贸零售市场示范创建城区覆盖率达50%,重点乡镇农贸市场示范创建覆盖率达30%;大胆探索开展食品药品“你抽我检”、“食品快检进学校进市场”等民意引领的抽检方式,积极开展市级药品评价性抽验。

    18.依法信息公开。坚持行政许可、处罚信息和监督抽检信息“两个依法公开”,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两个依法公开”实施率100%。

    19.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加大药品生产企业执行GMP情况、药品经营企业执行GSP情况、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执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情况、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执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情况检查力度,重点加大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经营使用单位检查力度。按相关规定有序开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GMP、GSP认证飞行检查、跟踪检查、监督抽查。监督检查要做到全品种、全环节“两涵盖”,做到日常监督检查要求、标准化检查表格“两规范”,做到监督抽查“双随机”,实现监管责任网格化、现场检查标准化、监管行为痕迹化。

    20.加大监督抽检。在抽检样本量的把握上,食品不得少于4份/千人/年,药品不得少于1.5份/万人/年。在抽检品种的把握上,突出高风险品种、重点品种和鲜活食用农产品,其中,药品抽检要实现基本药物、注射剂、超低价中标药品品种全覆盖,食品抽检实现覆盖食品类别、覆盖获证企业、覆盖安全性项目和覆盖产业“四个全覆盖”。在食品检验项目的把握上,重点突出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致病菌、重金属污染等安全性指标。在食品抽检频次的把握上,高风险产品不得低于1次/月,较高风险产品不得低于1次/季度,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抽检不得低于20次/月。

    21.强化风险监测。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制定和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重点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落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积极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2017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不低于500例∕百万人口/年(其中新的一般类型报告数不低于35%,严重病例报告数不低于7%),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不低于160例∕百万人口/年(其中Ⅱ、Ⅲ类报告数不低于95%),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数不低于60例∕百万人口/年(其中严重报告数各县市区不低于1例)。

    (四)能力建设体系

    22.健全监管网络。织牢“一网两线五员”监管网。筑牢食品药品安全属地责任网格化“管理网”,抓牢食安办、监管所“两条线”,配齐配强执法员、管理员、协管员、信息员、监督员“五大员”。2017年,加强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完成全市食品安全管理员任命、协管员和信息员聘任及规范管理。

    23.做强技术支撑。加快构建以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为骨干,县级区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为支撑,食品快速检测为补充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2017年,严格按规划进度推进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和阆中、营山区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学校食堂、农贸市场、基层监管所快检设备配备及运用全覆盖工程。学校食堂快检设备配备率达20%,农贸市场快检设备配备率城区达100%、乡镇达30%。

    24.提升职业水平。以专业化建设为主线,规范职业行为,积极探索和建立食品药品职业化检查员队伍。以队伍建设为主抓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深化向群众报告工作制度,提升职业素养,打造食药监管铁军队伍。2017年,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安全感和满意度达72%以上。

    (五)社会共治体系

    25.全面推进“双安双创”工作。推动地方政府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食品药品安全属地责任,进一步推动落实“四有两责”。分级分期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巩固阆中市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县)创建工作成果,启动蓬安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持续推进2016年已启动市级示范县和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启动2017年市级示范县和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巩固和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

    26.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推行企业主体责任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风险管控机制。严格落实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审计制度、质量授权人制度、质量安全保险制度、自查报告和警示约谈制度。建立企业“黑名单”管理制度和“守信褒奖、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倡导和培育以“尚德、守法、诚信、良心”为核心价值观的食药产业文化。

    27.全面推进公共关系建设。建立“民意引领、民需我应”良性互动机制、“老实干、大声喊”宣传工作机制、“服务产业、助推发展”行政效能机制。2017年,加强微信平台和内部刊物媒体建设,免费发放自办刊物<<食美药安>>杂志,巩固实施立体化科普宣传计划,开展食药安全知识 “七进”活动,食药安全科普社区、乡镇覆盖率达60%以上;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舆论引导机制,妥善应对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

    28. 全面推进食品医药产业升级。促进产品质量升级。鼓励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良好质量管理规范体系,推动食品企业实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推动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实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推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实施GMP和GSP。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市食品药品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引导和支持食品药品企业开展标准创新,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所共建食品药品政产学研用创新研发平台,支持企业发展品牌,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牌产品,鼓励食用农产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积极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积极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发展,提升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推进食品药品产业规模化、集群华,优化提升“三小”业态,大力发展以燕京啤酒为龙头的轻工食品产业,加快推进中国西部生物医药产学研基地、中国西部生物医药产业园、西充太极生物医药谷等生物医药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基地、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和医药产业大集群。

(新闻来源:南充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环球广场22-C1C2

023-63675858 \ service@he-king.com.cn

渝ICP备12000501号-11

官方微博

黑晶科技

QQ联系

业务咨询

官方微信

药信通

返回顶部